资讯 中粮古船面粉出事了?搞半天是这么回事!
2019-03-05 发布
饮食参考
这个周末,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消息。
据新京报报道,中粮古船面粉添加增筋剂,分解物毒性超标90倍!
当我的同学在微信里向我求证的时候,我笑了。
怎么?造谣已经这么没有技术含量了吗?
其实这是2014年2月的旧闻,当时的主角是赛百味,缘起美国一个小网红发起的网上请愿。
国内新闻报道的标题十分惊悚,“赛百味面包被曝含橡胶鞋底成分”
(即偶氮甲酰胺,简称ADA,也可用于橡胶发泡剂)。
随后,星巴克也中枪了。
标题依然非常打脸,足见记者编辑为了流量什么下流招数都使得出来。
当时网上炒的沸沸扬扬,但随后业内人士发声(包括我),新华网站出来辟谣,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
不过还有媒体不死心,时隔一个月又插一刀,这次“鞋底成分”不好使了,于是“致癌物”、“外国禁用”、“毒性超标90倍”、“无法检测”等关键词成为标题。
虽然是陈年旧事,但很多人还是很想知道,这个偶氮甲酰胺到底是怎么回事?
“鞋底成分”是无耻的逻辑
“发泡橡胶可以使用偶氮甲酰胺,面包也可以用,所以面包含鞋底成分”,这是非常无耻和愚蠢的逻辑。
屎里有吲哚,香水里面也有吲哚,我可以说你在往身上喷屎吗?
石膏可以打夹板,也可以点豆腐,所以你吃的豆腐里面有骨折病人夹板的成分吗?
是不是很想打人?
安全吗?
当然是安全的,说来惭愧,中国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基本上都是“抱大腿”的产物。
比如,国际上最权威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安全剂量就是45毫克/公斤,中国的限量即以此为依据。
美国FDA将它列为GRAS物质,也就是相当安全,放心使用。
如果真有可靠证据说明它不安全,你以为JECFA和美国FDA都是吃素的?
为什么欧盟不让用?
欧盟的主要考虑并非食用安全,而是对生产偶氮甲酰胺的工人可能诱发过敏和哮喘,是吸入而不是吃进去。
食品添加剂让用的原因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食品工业需要且安全。
不让用的原因可就多了,比如用不着、用了消费者不喜欢、反正可以用别的,甚至还可以是“闹的管理部门受不了了”。
比如美国、日本允许用“过氧化苯甲酰”(另一种增筋剂、增白剂),但中国不让用。
为啥?就是因为某些人“闹的管理部门受不了了”,你服不服气?
欧盟不让用就说欧盟“以消费者健康为先”,你怎么不说他们还让食品里用硼砂(E284)呢?
咱中国抓了判刑都好多人了。
你去查一下官方发布的“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里面的不合格项目凡是食品添加剂的,多数都是中国不让用,原产国让用的。
不要总觉得外国月亮圆,这是病,得治。
致癌吗?
所谓的致癌是指使用偶氮甲酰胺产生的副产物“氨基脲”,然鹅,氨基脲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评级中只是3类致癌物,和铁锈、茶叶属于同一类。
你怕?
毒性超标90倍?
首先这个说法在专业人士眼里就是个外行才说得出来的话。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呋喃西林是禁用兽药,呋喃西林通过动物代谢会产生氨基脲。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脲的含量不得超过0.5ppb”,“45ppm的偶氮甲酰胺将产生45ppb的氨基脲,是动物源性食品中检出上限的90倍”。
关注氨基脲并非因为氨基脲的毒性,而是动物性食品中的氨基脲可能来自禁用药物呋喃西林。
所以这段话其实和偶氮甲酰胺的毒性没有半点关系,而“检出限90倍”也是个毫无意义的数据。
(“检出上限”也是外行话,准确描述是检出下限,代表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可能“超标90倍”比较能吓唬人吧,媒体惯用伎俩。
是否有工艺必要
食品添加剂的批准原则之一是“工艺必要性”,有个别“专家”就认为偶氮甲酰胺没有工艺必要性,应该跟过氧化苯甲酰一样取消。
但实际上很多人,包括管理部门的一些人都对这个必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从而也导致了过氧化苯甲酰的冤假错案。(你去问问日本、美国有没有必要吧)
“可以用鸡蛋、盐增筋,可以慢慢醒面,所以偶氮甲酰胺就不是必要的”,这TM是什么混账逻辑?
走路上班最环保,所以公交、地铁、私家车、自行车都是不必要的?
无法检测?
我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检测”也可以成为反对它的理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检测”这么迷信。
检测不是万能的,有时候检测还可以是骗人的。
无法检测的东西多了去了,食品中的柠檬酸是不是工业柠檬酸你能检测出来吗?
火锅里面的底料你能检测出是不是地沟油吗?
无法检测就没法管了?
总之,偶氮甲酰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他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都是安全的。
你可以不喜欢食品添加剂,但你没必要害怕它,也不要因为不喜欢就污蔑它。
你可以选择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食物,不过你吃的每一口依然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
据新京报报道,中粮古船面粉添加增筋剂,分解物毒性超标90倍!
当我的同学在微信里向我求证的时候,我笑了。
怎么?造谣已经这么没有技术含量了吗?
其实这是2014年2月的旧闻,当时的主角是赛百味,缘起美国一个小网红发起的网上请愿。
国内新闻报道的标题十分惊悚,“赛百味面包被曝含橡胶鞋底成分”
(即偶氮甲酰胺,简称ADA,也可用于橡胶发泡剂)。
随后,星巴克也中枪了。
标题依然非常打脸,足见记者编辑为了流量什么下流招数都使得出来。
当时网上炒的沸沸扬扬,但随后业内人士发声(包括我),新华网站出来辟谣,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
不过还有媒体不死心,时隔一个月又插一刀,这次“鞋底成分”不好使了,于是“致癌物”、“外国禁用”、“毒性超标90倍”、“无法检测”等关键词成为标题。
虽然是陈年旧事,但很多人还是很想知道,这个偶氮甲酰胺到底是怎么回事?
“鞋底成分”是无耻的逻辑
“发泡橡胶可以使用偶氮甲酰胺,面包也可以用,所以面包含鞋底成分”,这是非常无耻和愚蠢的逻辑。
屎里有吲哚,香水里面也有吲哚,我可以说你在往身上喷屎吗?
石膏可以打夹板,也可以点豆腐,所以你吃的豆腐里面有骨折病人夹板的成分吗?
是不是很想打人?
安全吗?
当然是安全的,说来惭愧,中国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基本上都是“抱大腿”的产物。
比如,国际上最权威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安全剂量就是45毫克/公斤,中国的限量即以此为依据。
美国FDA将它列为GRAS物质,也就是相当安全,放心使用。
如果真有可靠证据说明它不安全,你以为JECFA和美国FDA都是吃素的?
为什么欧盟不让用?
欧盟的主要考虑并非食用安全,而是对生产偶氮甲酰胺的工人可能诱发过敏和哮喘,是吸入而不是吃进去。
食品添加剂让用的原因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食品工业需要且安全。
不让用的原因可就多了,比如用不着、用了消费者不喜欢、反正可以用别的,甚至还可以是“闹的管理部门受不了了”。
比如美国、日本允许用“过氧化苯甲酰”(另一种增筋剂、增白剂),但中国不让用。
为啥?就是因为某些人“闹的管理部门受不了了”,你服不服气?
欧盟不让用就说欧盟“以消费者健康为先”,你怎么不说他们还让食品里用硼砂(E284)呢?
咱中国抓了判刑都好多人了。
你去查一下官方发布的“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里面的不合格项目凡是食品添加剂的,多数都是中国不让用,原产国让用的。
不要总觉得外国月亮圆,这是病,得治。
致癌吗?
所谓的致癌是指使用偶氮甲酰胺产生的副产物“氨基脲”,然鹅,氨基脲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评级中只是3类致癌物,和铁锈、茶叶属于同一类。
你怕?
毒性超标90倍?
首先这个说法在专业人士眼里就是个外行才说得出来的话。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呋喃西林是禁用兽药,呋喃西林通过动物代谢会产生氨基脲。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脲的含量不得超过0.5ppb”,“45ppm的偶氮甲酰胺将产生45ppb的氨基脲,是动物源性食品中检出上限的90倍”。
关注氨基脲并非因为氨基脲的毒性,而是动物性食品中的氨基脲可能来自禁用药物呋喃西林。
所以这段话其实和偶氮甲酰胺的毒性没有半点关系,而“检出限90倍”也是个毫无意义的数据。
(“检出上限”也是外行话,准确描述是检出下限,代表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可能“超标90倍”比较能吓唬人吧,媒体惯用伎俩。
是否有工艺必要
食品添加剂的批准原则之一是“工艺必要性”,有个别“专家”就认为偶氮甲酰胺没有工艺必要性,应该跟过氧化苯甲酰一样取消。
但实际上很多人,包括管理部门的一些人都对这个必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从而也导致了过氧化苯甲酰的冤假错案。(你去问问日本、美国有没有必要吧)
“可以用鸡蛋、盐增筋,可以慢慢醒面,所以偶氮甲酰胺就不是必要的”,这TM是什么混账逻辑?
走路上班最环保,所以公交、地铁、私家车、自行车都是不必要的?
无法检测?
我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检测”也可以成为反对它的理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检测”这么迷信。
检测不是万能的,有时候检测还可以是骗人的。
无法检测的东西多了去了,食品中的柠檬酸是不是工业柠檬酸你能检测出来吗?
火锅里面的底料你能检测出是不是地沟油吗?
无法检测就没法管了?
总之,偶氮甲酰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他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都是安全的。
你可以不喜欢食品添加剂,但你没必要害怕它,也不要因为不喜欢就污蔑它。
你可以选择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食物,不过你吃的每一口依然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