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 他们为什么不养牛了?

2019-08-20 发布 中国乳业

  受养殖成本高企、奶价低迷、环保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牧场退养现象时有发生,奶牛存栏数量明显下滑,奶产量一直在低位徘徊。为进一步了解牧场的退养情况和退养原因,今年5-6月,一项调查在四川、河北、山东、安徽、河南、黑龙江、江苏、北京等8个省(市)退养牧场举行,对他们基本情况和退养原因进行了问卷调研,共有84家调研牧场参与此次调查。调查试图从中解析我国牧场目前面临的问题,寻找破解之道。

2

  三项基本特征

  调研显示,84家牧场的退养时间主要集中在2016-2019年。2016年之前退养的只有3家,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退出了12家、26家、28家和13家,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4.3%、31.0%、33.3%和15.5%。调研发现,牧场退养前的基本特征如下:

  牧场主年龄较大

  调查数据显示,本次调研的退养牧场负责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介于30—39岁的10人、40—49岁的26人、50—59岁的43人、60-65岁的5人。牧场负责人的平均养殖年限是13年,从事奶牛养殖年限5-10年的40人,11-20年的36人,20年以上的7人。

  存栏以100-500头为主

  从退养时的养殖规模看,100头以下规模的牧场14家,占16.7%;100-300头规模的牧场23家,占27.4%;300-500头规模的牧场23家,占27.4%;500-1000头规模的牧场18家,占21.4%;1000头以上规模的牧场有4家,仅占4.8%。

  规模较大

  从退养前的盈亏情况看,84家牧场的盈亏水平差别较大,历史上最高盈利为137.55万元/年,最大亏损为143.63万元/年。规模较大的牧场盈利和亏损水平较高,规模小的牧场盈亏水平相对较低。

  三大主要因素

  环保压力过大

  调查显示,84家牧场中,有50家牧场(占比59.5%)反映退养存在环保压力过大的问题,其中22家退养牧场只因环保压力过大而退养,其他28家牧场还同时存在其他原因致使退养。部分牧场反映,由于环保要求不断增大,环保管控力度不断加强,牧场或者因为环保不达标而被强制性关闭,或者因环保带来的成本过高,入不敷出而退养。

  生鲜乳价格过低

  39家牧场(占比46.4%)反映,退养原因是乳企收奶价格过低,其中5家退养牧场只因生鲜乳价格过低而退养,其他34家牧场还同时存在其他原因致使退养。奶价低而牧场没有议价权,加之不同品质的生鲜乳无法实现差别定价,所以奶价普遍偏低,牧场往往需要亏本销售。

  退养牧场大部分是中小型牧场,而其生存状况比较艰难,一方面,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无法提高奶价;另一方面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加工设备,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抗风险能力。因此,生鲜乳价格过低会直接促使牧场退养。

  生产成本高

  30家牧场(占比35.7%)反映,退养是因为存在亏损严重的问题,其中只有1家退养牧场仅存在该问题,其他29家牧场还存在奶价过低或环保压力大的问题。除了奶价过低,生产成本高也是牧场亏损的重要因素。

  生产成本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饲料成本高,部分乳企对牧场饲料、饲草、兽药等采购施加限制,增加了饲养成本;二是人工成本高,近年来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加剧了牧场的负担,与此同时,人工成本高与人才缺乏同时并存,即便工资高,愿意从事养牛行业的人才也十分缺乏;三是融资成本高,中小型牧场贷款难,并且政府补贴少,使牧场资金运转困难,融资难。

  除了上述3个主要退养原因,还存在其他的因素促使牧场退养。部分规模较小的牧场因产奶量达不到乳企交奶标准而被乳企拒奶,没有销售途径造成经营困难而退养,反映退养原因是因为这一因素的牧场约占样本的10%。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牧场是因为负责人年龄过大,无人继承而退养,这样的牧场约占4%。

  四大政策建议

  对于中国规模化牧场可持续发展,被调查的退养牧场负责人给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

  因地制宜制定环保标准

  环保不能一刀切,应该分行业、分地域制定环保标准,因地制宜制定环保政策和环保不达标的牧场,给予一定的整改时间和适当补贴。同时,加强中小牧场管理人才以及环保技术的培养和再教育。

  构建多方协调定价机制

  完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构建“乳企、奶农、政府、协会”多方协调定价机制。根据市场行情、生鲜乳质量,制定合理的收奶价格,保障中小牛场的合理收益,提高牧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加大补贴和金融扶持力度

  一是通过直接补贴政策加大对牧场的扶持,如饲草种植补贴、机械设备补贴、环保补贴等。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对于想要扩大规模、改善环保设施的牧场可以增加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息,帮助中小牧场解决现金流紧张的问题。

  建立生鲜乳第三方检测机制

  建议由第三方进行生鲜乳检测,保证生鲜乳检测公平公正,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乳企可以拒收,但不要过分干预奶牛养殖和牧场的管理工作,以确保牧场的自主经营和合理收入。

  2019年以来,全球奶产量收缩,国内奶源供需偏紧,从“倒奶卖牛”到“缺奶抢奶”,行业似乎又用一个5年验证着所谓的“周期”。在新一轮奶业振兴之际,回顾过往,居安思危,有利于促进中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
相关展会
中国(上海)国际果蔬展览会
2023-12-22 上海-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
南宁国际茶产业展-南宁茶博会
2023-12-01 南宁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海峡两岸茶业展-武夷山茶博会
2023-11-16 南平市-武夷山茶旅小镇会展中心
青岛国际茶产业展-青岛茶博会
2023-11-16 青岛市-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西安国际茶业展-西安茶博会
2023-10-25 西安市-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浐灞)
长春国际茶产业展-长春茶博会
2023-09-08 长春市-长春国际会展中心
2023第十届天津餐饮食材及预制菜展览会
2023-09-06 天津-天津梅江会展中心
贵阳国际畜产品及肉类工业展览会
2023-08-18 贵阳市-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2023第12届中国(南京)国际食品饮料展览会
2023-08-10 南京市-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长春农业食品展-长春农博会
2023-08-01 长春市-长春国际会展中心
推荐图文
最近来访
联系我们
张丽娜
17706531059
zln@hotofood.com
展会媒体合作/展会社群
郑佳林
13186974300
zjl@hotofood.com
展会媒体合作/展位预定
沙汉林
18918114485
shl@hotofood.com
网络营销/电商运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