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 蒙牛2019中报:国有资产持续增值 三大股东累计净赚250亿

2019-08-30 发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

随着蒙牛2019中报公布,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雪球效应开始显现。

8月28日,蒙牛(2319.HK)公布的中期报财报显示,营收为398.572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为20.769亿元,同比增长33%。均明显好于市场预期。而蒙牛市值受利好消息影响不断攀升,截至8月29日已经达到了1238.71亿港币。

纵观蒙牛近十年的发展历史,为国有资产持续增值的发展路径非常明显。2009年蒙牛营收为257亿,市值在260亿-300亿之间。十年间营收增长了两倍左右,市值则是翻了三番左右。2009年7月,中粮集团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按照目前的市值来看,中粮入股十年净赚了166亿。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的壮大发展。

当然,蒙牛的另外两个战略外资股东也有理由“开怀大笑”。

从各自入股到现在,粗算下来,与当年入股时的股权价值相比,ArlaFoods净赚36亿,达能则是35亿。而中粮、达能及ArlaFoods三大战略股东,累计净赚则是约237亿。无怪乎中银国际、德意志银行、大和证券、花旗银行等投资机构在近一段时间,都把蒙牛列入买入或增持的序列。

在很多机构看来,蒙牛业绩的持续提升,除了市场复苏、产品得力等多种因素外,就在于其拥有业内“独步天下”的公司治理结构。

从中粮入股蒙牛开始,先是开创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战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随后,随着达能成为蒙牛的战略股东,并不断增持成为第二大股东,再加上ArlaFoods的入场,再次把这种股权结构稳定化。

尤其是中粮集团、达能和ArlaFoods通过重组股权,其合计31.5%的股权由合资公司中粮乳业投资(COFCODairyInvestments)持有,代表三方股东的共同利益,牢牢的把利益关系制度化,即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主导地位,又兼顾外资股东的利益。

因而蒙牛业绩的持续增长,也就反过来促进了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在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同时实现了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的国资管理思维,提升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了正向循环。

而且蒙牛的管理层也形成了股东们的良好互动。2016年,曾担任过达能高管的卢敏放成为蒙牛总裁,随后带领公司一路高速增长。通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性布局,获得了长远发展的潜力,并且表现出优良的成长性与稳定的盈利性。在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既能照顾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又能保证国企的稳健发展。

从这三年起,蒙牛在扎扎实实地提升品牌、销售、数字化、研发、高效运营、组织保障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今年又成为国际奥组委全球TOP级合作伙伴。不难预测,接下来蒙牛不仅会在业绩增长的基础上,给股东更多回报,而且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亦或将贡献出“蒙牛方案”。

评论
相关展会
2021厦门国际自有品牌展
2021-06-02 厦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推荐图文
最近来访
联系我们
沙汉林
13301586619
shl@hotofood.com
展位预定/展会活动
张丽娜
17706531059
zln@hotofood.com
媒体合作/展会社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