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 【论坛回顾2】丁钢强:希望用国人科学数据,验证和推动微生态产业发展

2020-11-09 发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丁钢强教授受邀参加并在"第五届益生菌与肠道健康市场创新论坛"上现场解读了《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企业、科研人员和消费者共同行动,规范益生菌的管理、研究开发和应用,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益生菌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防疫期间人们对益生菌与免疫功能的关注,提升了市场需求也提高了对产品的期望值,行业精英也逐渐意识到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宽的视野和与更深入的科学研究。益生菌行业面临新一轮的淘汰与提升,如何引导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益生菌类相关产品的研发创新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热点。

9月18日,由国药励展、庶正康讯和中健联行联合主办,热心肠研究院、国药星鲨、阿尔菲加等支持的第五届益生菌与肠道健康市场创新论坛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现场邀请了来自官产学研的众多专家老师,进行了精彩分享。

 

以下内容来自丁钢强教授的演讲,内容有所删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所长 丁钢强

为什么大家开始关注益生菌?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中国人现在怎么了?现在大家都说要吃益生菌,为什么?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膳食结构变化,比如40年前的膳食结构和现在是有很大的不同,正因为这种不同,我们的肠道益生菌才需要做改变。

第二,我们对健康的需求原来也就活到了50多岁,期望后面50多岁,现在80多岁,我觉得小年轻90岁也不老,100岁可能是我们的目标,目标不一样,所以需要我们用什么更健康的肠道来维持我们生命的权利周期的稳健,所以我们益生菌在我们当前更重要。

疫情让大众对免疫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在这里我想探讨下营养和免疫的关系。

有人会说我们吃的越来越不健康了,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中国人吃的越来越好了,但这个好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我们国家的期望寿命从原来的50多岁到现在接近80岁,去年的报告显示是77.3岁,这就是我们膳食结构不断变化的结果。

有人说,那胖子也越来越多,所以为什么说是越来越好呢?我们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好,从原来的很多营养不良问题,到现在应该说我们的营养能够基本满足各种需要,所以我们的身体状况也比原来越来越好。

 

中国人的膳食结构怎么了?

为什么要补充膳食营养方面的产品?

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其实能量摄入并没增加,是一种膳食结构的变化,从原来的“果腹充饥型”到 “美味享受型”,进一步到“营养保健型”和“食疗养生型”。

我们从三大产热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能够看出,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变化非常明显,除了蛋白质的供能变化不大外,脂肪供能从18.4%到目前最新数据已经达到34%(其中城市36%,农村32%)越来越高。

从膳食结构上看,粗粮杂粮的摄入越来越少,精致的米面也在下降,蔬菜水果的比例实际上也是在下降的。而动物性食品,从82年动物性食品每人每天大概60克,而现在到160克。增长最多的是畜禽肉,目前占到动物性食品的一半以上。

增加的结果就是肠道微生态肯变化。因为我们逐渐从植物食物为主的肠道进入了动物食物为主的肠道,当然也就导致了一系列的体内的生理生化结构和代谢的变化。所以需要进一步调整我们肠道的微生态。

所以我认为今天举办这样一个论坛,非常有必要。由于膳食结构的变化,我们需要对肠道微生态做进一步补充,是很有科学的础和依据的。

 

希望用国人科学数据

验证和推动微生态产业发展

谈益生菌,我们首先要尊重科学。希望有更多中国人的数据来验证或者推动中国人的肠道微生态产业的发展。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和数据结合产业发展,我们和中国营养协会在去年的肠道健康日一起发表了《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同时,在今年5月份,我们又跟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共同发表了《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内容各有侧重。

营养学会的主要针对当前的管理的要求形成了共识,而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主要针对当前的研究结果,形成了专家共识,这两个专家共识互为呼应,对我们推动中国的肠道益生菌产业发展,很有意义。

在《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中,明确的定义了益生菌、特性。

益生菌的定义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不能直接称为益生菌,肠道中的有益菌、粪菌移植物及相关制品也不属于当前益生菌概念。本定义特指食品中的有益微生物,只有在进行分离鉴定、安全评价及功能试验后且符合益生菌概念的,才能称为益生菌。
 

益生菌有五个特性:

第一,益生菌必须是活的。

第二,益生菌必须是安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价。

第三,益生菌的作用与其剂量有关。

第四,必须有足够证据证明益生菌对人体是有益的。

第五,益生菌的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

 

益生菌的健康益处就是要降低疾病风险,发挥的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与肠道共生菌或致病菌的相互作用;影响黏膜的免疫机制;以及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对宿主的影响。这5个方面是我们作为益生菌它的定义和评价当中非常关键的。当然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价需要由认定的检验机构来进行检测,然后做出科学的评价。

益生菌的专家共识当中,广泛征求了科学界和企业界的意见提出    5个方面的消费建议,对推动产业发展是非常有利。

我们认为,益生菌能够成为免疫的新常态。虽然疫情已经有了好转, 但是仍然需要我们做好积极防备,我们的研究报告和成果也显示,益生菌在免疫系统当中能够起到作用。所以希望《共识》的发布,能够为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庶正康讯

 

评论
相关展会
中国(上海)国际果蔬展览会
2023-12-22 上海-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
南宁国际茶产业展-南宁茶博会
2023-12-01 南宁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海峡两岸茶业展-武夷山茶博会
2023-11-16 南平市-武夷山茶旅小镇会展中心
青岛国际茶产业展-青岛茶博会
2023-11-16 青岛市-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西安国际茶业展-西安茶博会
2023-10-25 西安市-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浐灞)
长春国际茶产业展-长春茶博会
2023-09-08 长春市-长春国际会展中心
2023第十届天津餐饮食材及预制菜展览会
2023-09-06 天津-天津梅江会展中心
贵阳国际畜产品及肉类工业展览会
2023-08-18 贵阳市-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2023第12届中国(南京)国际食品饮料展览会
2023-08-10 南京市-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长春农业食品展-长春农博会
2023-08-01 长春市-长春国际会展中心
推荐图文
最近来访
联系我们
张丽娜
17706531059
zln@hotofood.com
展会媒体合作/展会社群
郑佳林
13186974300
zjl@hotofood.com
展会媒体合作/展位预定
沙汉林
18918114485
shl@hotofood.com
网络营销/电商运营
Baidu
map